5400小说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女生耽美 >剥削好莱坞1980 > 第四十五章 直觉的含义

第四十五章 直觉的含义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
因此,我是用现场收音的音轨和唱片音轨同时合成,镜头到了室外,我就放多一点现场音轨,所以你在看这场婚礼戏的时候,会有置身其间的感受。”

怪不得“摇滚高中”的音乐有点怪,没有现场感。

罗纳德暗自想到。自己参与拍摄和后期制作了“摇滚高中”以后,再听沃尔特·默齐的讲座,果然能够提升一些段位。

“我们怎么更好的确定应该某个镜头应该剪在哪里呢?有时候剪在前半秒钟,还是后半秒钟,感觉差不多。”有位剪辑师提问。

“这是个很好的问题,我的答案是,让我们的直觉来告诉自己,应该剪在那一格?”

但是人物在发现危险之前,你就配上危险的配乐,观众真正看到危险的惊吓之处,就没有这么怕了。因为他们已经被音乐提示:接下来有危险。

在电影“教父”里,经典的麦克·柯里昂刺杀镜头。沃尔特·默齐就一直保持安静,没有配任何背景音乐。

直到刺杀完成之后,才配上歌剧的高潮。这样观众的情绪体验才完整。

“环境音乐是情绪的放大器,而不是发生器。”沃尔特·默齐总结到。

“说到环境音乐,我认为应该把音乐世界化。”

罗纳德听到沃尔特·默齐也高举直觉,不由地竖起了耳朵。

“如果你和一部电影呆的时间久了,就会形成一种直觉。导演的引导,演员的表演,演员之间的互动,一部电影会有自己独特的节奏。

只要感受到了这种节奏,我们就能用直觉找到那一格。不管打几次停止按键,每次影片都会停在同一格上。”

什么?下面的剪辑师哄的一声开始互相交谈起来。

这有可能吗?一秒钟电影能播放24格胶片,每格胶片的时间只有二十四分之一秒,用正常速度播放电影,然后每次按停止键,都能打在同一格上?

世界化(W)并不是要选用世界上其他国家音乐的意思,而是说电影里的音乐,应该像我们在真实世界里听到的感觉一样,不要直接使用唱片音轨。

沃尔特·默齐又拿“教父”开场的婚礼戏来举例,因为这部电影大多数人都看过,除了可怜的罗纳德。

“婚礼这场戏,在拍摄的时候,我们在现场放音乐,因此现场收音会录进去噪声,讲话声,风吹过麦克风的声音,还有最重要的,我们是在离演奏录音十几米的地方录音。

人的耳朵非常敏锐,一个音源,放在十几米,几米,或者一百米以外,我们能够很容易的分辨出来。

如果教父婚礼上的音乐,我们直接用唱片音轨合成的话,我们就丢失了大多数真实世界的信息。

小说APP安卓版, 点击下载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