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400小说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泱泱大唐 > 第八十四章 此战最最关键的因素

第八十四章 此战最最关键的因素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
第一点历史记载的比较详细,是长孙无忌怕出意外力阻所致,但后一点,历史却并无多少记载,但王易的研究这场战事时候,却觉察到其中定有许多不为后人所知的详由,也可以说,张亮在卑沙登陆,实在是此次战役最大的失误之一。

唐朝时候每道行军总管或者大总管的名号,都是以出征目的地命名的,张亮当时领平壤道行军大总管,那就是说,他所部人马攻击的目标是平壤,而不是辽东诸城…但张亮却并没有往平壤攻击,而是从侧后攻击辽东诸城。王易无从了解张亮在卑沙登陆是李世民的命令还是他个人的决定,反正这路人马,并没发挥什么作用,作为平壤道行军部的人马,连平壤的影子都没见到过。

以王易的理解,这才是历史此次战役最大的败笔,若张亮所领的三四万人马直扑平壤,那可能战事的结果直接改写了。

王易不知道接下来李世民会如何安排,会任命哪些将领出征,但无论是何人领军,即使李世民的安排如原来历史那般无二,他一定要让李世民在此次战役中不犯“同样”的错误。

第八十四章此战最最关键的因素

李世民以强硬的姿态,坚持了亲征高丽的决定,众臣反对无果,只得接受。

接着李世民又和诸臣讨论了一番关于出征的事宜,就宣布散朝。

在散朝后,王易并未随其他大臣一道出宫,甚至他婉拒了长孙无忌让他过府去商量情况的邀请,对这位岳父说,他有要事要禀奏皇帝,长孙无忌听了后若有所思地走了。

李世民似乎在等着王易,在王易求见时,守在殿门口的宫人并没通报,马就让他进去了。[]泱泱大唐84

受了王易礼后,李世民呵呵笑着道:“贤婿,你不会是来劝阻朕御驾亲征的?”

王易摇摇头,“陛下,臣知道陛下不管受到何人的阻止,一定会御驾亲征的,所以臣不是来劝阻陛下亲征,而是有一些早就想到的征战高丽之策,想说与陛下听!”

“你不反对朕御驾亲征?那自然是最好的!”李世民脸有惊异之『色』,但又马笑呵呵地说道:“贤婿,你竟然早就考虑过征战高丽的事?快说与朕听听!”

“是,陛下!”王易作礼应命,“陛下,据臣了解,高丽为防我大唐的进攻,在辽东一带修筑了长城,将新城、玄菟、盖牟、白岩、辽东、安市、建安诸城连成一线,以阻我大唐军队的攻击,若我大军逐城攻取,再挥师东进的话,那必定要费许多时间,而此战的关键是攻取平壤,因此臣以为,我大军在抵达辽东后,在先攻取一两座城,突破高丽人的防线后,即可遣一军,直扑平壤!还有,我大唐水师已经有了一定规模,此次东击高丽,水师也必须要用,臣以为,可以令水师将士,通过海路直扑平壤,在抵达平壤外海后,只需击败力量十分薄弱的高丽水师,即可通过平壤城外的浿江,攻至平壤城下,高丽人必定不能防备我大唐雄师海路两道的攻击,我大军可轻松攻取平壤!”

后世王易在研究大唐对外征战史的时候,花最多精力去琢磨的就是这场贞观时候唯一没有达到战略目标,被李世民称为败绩,也是李世民一生中最引以为憾的战事。据一些前人的分析,还有王易自己的研究,他总结出来此次功亏一篑的原因主要有几点:一是李世民在攻取了辽东多座城后,并没有遣一军快速突进,奔袭平壤,而是集全部大军攻击安市,但久攻无果,天冷了,不得不退兵;还有一点,那就是从海路攻击的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张亮,并没率水师直击平壤,而是从后世大连附近的位置一个名叫卑沙的地方登陆,攻击辽东诸城去了。

小说APP安卓版, 点击下载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