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400小说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内 > 第四百零六章 激辩与定调

第四百零六章 激辩与定调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

当然了,除开以上这些之外,他们也准备开始在国内进行定调,统一认识。此外,对后备干部的选拔也要谨慎进行——此时在莫三的心里,像林副司长这种年轻人,未来是绝对没有机会走上中央领导岗位了;相反如白玉堂这厮,虽然他对他的父亲有些看法,但观他的言行和过往成绩,倒也不是不能培养一下。

心里转过了这些念头后,莫三微笑着放下了茶杯,然后示意秘书将一些文件发放下去,并说道:“现在不是讨论远东问题的时候,当前摆在我们眼前最迫切的问题,还是来自欧洲的麻烦啊。”

“你这可真是极大的谬论。”白玉堂说道:“其实真要按照你的算法,去除贸易方面捞回来的间接或直接利润,本土每年补贴远东三藩的钱根本就没一百万元之多,撑死了也就二三十万元的样子罢了。这是包括了所有军队、干部、技术人员的工资,以及海军第三舰队方面的人员薪金、维护保养费用。只花三十万元就维持住了一个人口达到了二百万的庞大殖民地,我觉得这真是相当不错的生意。更何况,远东三藩每年搜罗后输往本土的大量书籍、文物、药方乃至专业技术人才(比如郎中、织户、高级匠人等等),这些东西的利益怎么算?难道不值很多钱吗?”

“再说了,我听闻现在远东三藩也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,以后殖民地政府的各项收入也会迎来一个大幅度的增长期。到了那会儿,他们的财政充裕了,那么本土自然可以提高各类军资、工业品的售价嘛,不用再变相给予他们补贴了。那样一来,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放弃这个殖民地呢?要知道,它也是能够提供很多我们急需的东西的,很多时候不能光从金钱的角度来考虑。”白玉堂趁胜追击道:“只花这么一点点钱,就获得了如此多的利益,在我看来这简直是一门再好不过的生意。”

“你那是正常时候,没开战,万一开战了呢?比如现在吴三桂进攻南明的举动,我们国家要介入吗?又要花多少钱?”林副司长继续不服输地问道。

……

年轻人之间的辩论总是很难分出胜负的,莫三与秘书静静地站在门外听了半晌,待他们稍稍告一段落后,这才推开办公室的木门走了进去,然后不出意外地看到了一片惊愕的面孔。

“对事情有不同的看法,从而进行讨论,我觉得是一种很健康的方式。”从秘书手里接过一杯清茶后,莫三随意坐到了一张空着的办公桌后,说道:“其实,正如刚才你们曾提到的,远东贸易现在虽然看起来有些一般,但究其潜力来说,还是非常巨大的。现在当地的瓷器贸易,由于并没有掌握在我们手中,因此每年流失的利益极大;此外,茶叶、生丝的贸易,我们也只是控制了一小部分,另外还有相当的利润被荷兰东印度公司、英国东印度公司、零星的葡萄牙和法兰西商人给赚走了,我们海珠岛商站远远还没有做到极致,未来改进的空间余地极大。当然以上这些和本土财政关系不是太大,因为贸易收入除归属于本土的部分外(按台湾银行股份占比来分红),其余大部分都是留在远东三藩的,不过就一些出口到本土的商品来说,仍然给我们创造了许多直接或间接利润,这是不容忽视的。”

“当然远东三藩的地位不仅仅体现在贸易上面,在提供本土建设所需的大量劳动力方面,更是居功至伟。其实,我想你们一直以来都有一个误区,那就是眼睛只盯着那些著名的贸易商品,如生丝、茶叶等等。但远东地区最大的财富是什么?很显然既不是特产贸易品,也不是金银珠宝,而是中国大陆上那六千多万人口。”莫三喝了口清茶,看着众人说道:“与此类似的是,印度最大的财富是什么?不是胡椒、不是宝石、不是香水,更不是大家趋之若鹜的硝土,而是那一亿五千万的人口,那是一笔庞大到吓人的财富。谁要是统治了印度,哪怕印度大地上什么都没有,只要有这一亿多殖民地居民,那么每天都能创造出让我们咋舌的财富,这一点毫无疑问。所以,你们现在还觉得远东殖民地可有可无吗?”

莫三现在其实有些忧虑,且与他抱同样想法的人还不在少数,即他们担心在他们这老一辈人过世后,执掌政权的二代乃至三代领导人,到底还会不会像现在这样将大量精力投入到遥远的东方地区。这种担心并不是杞人忧天,因为很多迹象都表明本土存在着相当不少的二代认为远东可有可无,并对每年大手笔移民远东明人颇有微词。

出于这种担心,他们趁着目前尚在台上的机会,决定加强远东三藩与本土之间的利益捆绑,比如让国内的造船厂家与移民产业结合成更深入的合作,比如为台湾银行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,比如让地方政府离不开移民所带来的土地财政收入,比如默许陆军投入更多的力量到远东大地上,等等。

另外,他们也使出一切手段,与荷兰人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利益交换,即牺牲部分在欧洲的利益,保证自己在中国的一家独大,将荷兰、英格兰、葡萄牙等各路势力一一挤出中国,以便自己更好地在那里辗转腾挪。

小说APP安卓版, 点击下载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